未來的“能源危機”
從全球性的減排行動到風行時尚的低碳經濟,從款款而來的智能電網到橫空出世的新能源汽車,處于變革時代的人類經濟增長模式正在發(fā)生著華麗且具有誘惑力的轉身。而在這種寬宏背景的烘托之下,中國節(jié)能的遠景規(guī)劃和具體行動被賦予了強勁與鮮活的內涵。
未來的“能源危機”
“能源危機”折射出了我國以重化工業(yè)為主導的“病態(tài)”產業(yè)結構以及由此引致的畸形能源消費結構。
處于上行通道中的中國經濟面臨著“能源危機”的剛性約束,“地大物博,礦產豐富”的歷史標簽并不能掩蓋中國能源底牌羸弱的事實。
石油資源:據國土資源部最新規(guī)劃報告指出,我國已探明的石油可采儲量約為23億噸,僅可供開采14年左右,而到2020年,我國石油累計需求將超過60億噸;由于需求持續(xù)大幅提高而產量增速有限,到2020年,我國石油和天然氣的對外依存度都將達到55.8%-62.1%。
煤炭資源:我國能源資源結構以煤為主,占能源資源總量的75.2%。據預測,我國煤炭探明可利用儲量近2000億噸,如果按照年產25億噸原煤的速度推算還可以供應80年。即使我國有可觀的煤炭資源量,但優(yōu)質資源卻很少。
電力資源:目前,中國人均用電僅為世界平均用電的1/3。據國家電監(jiān)會的監(jiān)測,在正常年份,全國供電缺口基本在800億千瓦時左右,而在高峰期全國電力缺口大概在2500萬千瓦左右。盡管全國的發(fā)電量以接近GDP增速兩倍的速度增長,但全國還是有21個省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缺電。而每缺一度電,就會帶來七元的GDP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