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電信在IPTV方面的搶跑,廣電總局則在互聯網電視行業(yè)標準的制定上贏得了速度。近日,記者獨家獲悉,正在廣電總局指導下進行的一份互聯網電視行業(yè)標準,有望下半年出臺,而工信部版本的類似標準則要到2011年才能推出。
對此,有關專家分析稱,廣電的搶跑剔除與工信部博弈的因素外,和即將開展的互聯網電視業(yè)務關系尤為緊密,CNTV百事通和浙江華數三家企業(yè)在拿到牌照后正等待廣電的驗收,如不出意外,下個月就可完全開展業(yè)務,為保證內容和服務的可管可控,必須盡快出臺一個標準規(guī)范行業(yè)和內容。
廣電版出臺在即
在4月份發(fā)放了三張集成服務的牌照和一張內容牌照后,一份互聯網電視行業(yè)的標準正緊鑼密鼓地制定。
“目前,廣電總局正在組織CNTV、上海文廣和華數集團進行互聯網電視相關標準的制定,標準的框架和范疇近期內會確定。”華數數字電視傳媒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趙志峰對本報記者表示,“標準有望在今年下半年出臺,將涵蓋內容集成播控平臺本身、平臺與終端、終端軟件、運營管理等方方面面。”
CNTV副總經理夏曉輝和百仕通市場推廣總監(jiān)李峰也向本報記者證實了所在企業(yè)正在廣電總局的指導下進行行業(yè)標準的擬定。夏曉輝稱,該標準涵蓋了點播、直播、內容分發(fā)的整體標準、管理模式以及監(jiān)管體系等方面。
與廣電總局的雷厲風行不同,工信部對于互聯網電視的標準制定則顯得速度較慢。
早在去年12月份,工信部就已啟動互聯網電視行業(yè)標準的制定。當時,中國電子視像行業(yè)協會(以下簡稱“視像協會”)聯合國內九大彩電企業(yè)向工信部遞交了一份擬定互聯網電視制定標準的申請。
很快,互聯網電視行業(yè)標準進行立項公示并征求意見,根據當時中國電子工業(yè)標準化技術協會的相關公示,主要起草單位為視像協會與中國數字家庭產業(yè)聯盟、TCL、創(chuàng)維、長虹等國內主要彩電整機企業(yè),兩項標準的立項項目名稱分別為《網絡電視機應用技術要求》及《網絡電視機用戶認證管理系統技術要求》,完成年限為2011年。
隨后兩項標準提交工信部進行審批,不久以后,《工業(yè)和信息化部2009年第二批工業(yè)行業(yè)標準制修訂計劃》下達了上述兩項計劃,由全國音頻、視頻及多媒體系統與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負責組織制定。
然而記者翻看今年4月工信部下達的《2010年第一批行業(yè)標準制修訂計劃(征求意見稿) 》和5月14日公示的《2010年國家標準制修訂計劃》,都未發(fā)現兩項計劃的身影,也就是說,上述標準出臺或比預計的2011年更晚。
兩部委的“戰(zhàn)爭”
然而兩份標準卻顯露出了一些重疊和交叉。
記者發(fā)現,在此前透露的“工信版”標準中,互聯網電視標準的內容涵蓋了畫面質量、接口設置、內容保護等方面,而廣電這次擬定的標準也主要針對終端和內容。
“雖然沒有詳細指標的披露和對比,很難從兩份標準的框架上比較出交叉部分的異同和區(qū)分,但從框架可以明顯地看出,相似的標準框架彰顯了廣電和工信的博弈無處不在,雙方誰都不希望在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喪失話語權。”一位不愿具名的家電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該分析師同時認為,互聯網電視主要包括內容、服務和終端三大塊,而內容和服務一直是廣電管控的對象,這次標準覆蓋到整個行業(yè),如果提前出臺,則有望將內容、服務和終端全部掌控。
一個最明顯的事實是,在廣電總局對內容下達了封殺令和監(jiān)管令,尤其是為三家企業(yè)頒發(fā)了合法經營的牌照后,許多下游的廠商感覺到了合法身份的重要,開始從“對抗”走向依靠。
就在去年的8月底,TCL等九大彩電廠商還因廣電的一紙內容監(jiān)管令而集體上書對峙廣電總局,但半年以后,各大彩電終端廠商卻在互聯網電視業(yè)務上集體向廣電系的牌照商靠攏。除了TCL于3月底表示與華數傳媒展開互聯網電視內容方面合作外,包括清華同方、海爾等彩電企業(yè)也選擇了合作,創(chuàng)維集團更是在月底完成了與CNTV、百視通和華數集團三家牌照商的戰(zhàn)略合作。
“這就是博弈的結果。”上述分析師表示,誰掌控了話語權誰就贏得更多的利益。
據奧維咨詢的數據統計,2009年全年,中國市場共銷售互聯網電視99.1萬臺,銷售額達71.1億元,分別占整體平板電視市場的4%和6%。而2010年,奧維咨詢預測中國互聯網電視市場零售量將超過600萬臺,市場增速將超500%。
面對巨大的互聯網電視市場,包括工信、廣電、電信運營商和下游廠商在內的各個利益群體都想將蛋糕的分食最大化。其中,尤以工信和廣電的博弈為最,三網融合試點方案的難產就是因為這兩個陣營對利益劃分不均而多次推遲造成。